
支援目標
-提升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及能力;
-協助非華語學生適應和盡早融入本地社會;
-促進非華語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,同時於校內推廣非華語學生的種族文化,讓學生了解彼此異同,達致種族共融。
支援範圍
非華語學生
支援特色
-抽離式小組輔導:
以「任務式教學」為取向,同時考慮非華語學生的文化背景、興趣、心智、學習風格及能力設計校本非華語課程,按學生的學習階段分組教授及指導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語文。課堂上以多元化教學策略,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及課堂參與。

課堂以外,本校亦會為非華語學生安排豐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,由老師帶領非華語學生外出學習及應用中國語文,參與融入本地文化活動,如︰參與電台廣播、進行餐廳點餐對話訓練、到酒樓飲茶等,增加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趣味,使學生學以致用,提升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幫助非華語學生適應和盡早融入本地社會。

-抽離式個別支援:
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包括:任務式教學、圖像識字法、唱歌學語文等為個別學生進行拔尖補底學習。

-設立全語文非華語學習教室:
設立非華語學習教室,營造全語文學習環境,提供豐富的文字刺激,讓學生從真實的文字環境中學習並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。
-校本識字教材套:
結合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及自主學習策略完善發展校本識字教材套,教師配合學生特性設計校本識字教材,配合教學流程,以提升學生識字能力。此外亦設計「民族打招呼」系列教材套,推廣非華語學生的種族文化。

-家中支援,延續學習:
由老師為非華語學生設立「語文尋寶簿」,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習的字詞記錄在簿上,以便非華語學生在家中也可以延續學習中國語文,提升其認字、識字和閱讀能力。
提供朗讀系統教學
利用點讀筆進行自學

-伴讀伴樂小天使計劃:
按非華語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挑選適合的中文圖書,安排華語學生與非華語學生一起伴讀中文圖書。

-評估︰
● 基線評估︰
運用《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》(非華語學生適用)為非華語學生進行前測,了解學生於識字及閱讀方面的能力,為學生擬定合適的支援目標。
● 進展性評估:
透過觀察非華語學生課堂的表現及校內的評估數據,持續跟進非華語學生在中國語文方面的表現。
● 總結性評估︰
每學期結束前進行全面的總結性學習及應用評估,總結非華語學生整學年學習的整體表現,以成績表記錄非華語學生全學年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