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目標
- 協助學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,積極面對生活上的挑戰,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;
- 促進群性發展,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課程特色
課程規劃
以「性教育」為核心規劃課程,加強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生理及心理成長方面的知識,以增加他們對個人的情緒、能力、長處及短處的了解,進而學懂欣賞自己和別人,協助學生對自己、生命、愛、性建立正面的價值觀。
情景式及體驗式教學策略
- 運用繪本、多媒體及生活事件的體驗活動,培育學生感恩、明辨是非、社交智慧等品格。
- 通過實踐和模擬情境練習,培養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自我管理能力,例如:自我保護及面對青春期的轉變等,培養學生對性的正確態度。
跨專業協作
與社工組進行跨專業協作,為學生開設性教育小組,探討性和愛方面的話題,並由知識和技巧層次,提昇至建立良好的道德價值觀,此外,還有開辦家長小組,讓家長學習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。
評估
- 透過多元化評估包括:老師評估、學生反思、他評等,評估學生在知識、技能、態度方面的掌握。
- 透過個人學習檔案,蒐集學生在個人成長教育的成就和進度。
上課情況


為加深學生對自己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、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,以及培養尊重異性的態度,初中男女同學會分組上課,讓師生有更多的互動。
學生成果





為鼓勵學生自主學習,本科會製作有關青春期個人衛生的自學教材,以方便學生能跟程序圖進行學習。